朋友圈小事

一名高中时期的好朋友, 最近在搭乘一架国内航班的时候,与邻座陌生女士发生了一次短暂的争执。

事情的起因是我朋友在飞机飞行过程中,偶然发现邻座女生正在玩手机,于是他问邻座女生能否关闭手机。邻座女生告诉他,现在玩手机没问题了,“你可以看看国外的报道”。 我朋友被这句回复激怒了,但是在接下来的飞行过程中保持了沉默。事后他在朋友圈描述这件事,同时添加了自己内心的想法: “为什么其他人都可以做到,就你特殊?空姐都说了,照做就是了!”
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。

首先,我很确定的一点是他被“国外”这个词激怒了。 被国外激怒这种事,实在是太普遍了。这不仅发生在中国,在美国也同样正在发生。有个人不断在推特上发布四个词的短句,然后有一帮人就被那简短单调的一句话带动起来。当然,在BLM期间,他还发过两个词的推特。特别蠢。 。

其次,飞行过程中使用手机不会影响飞行安全,这一点显然已经被公众讨论过,也有足够的信息渠道让人知晓,尤其是作为相关领域的博士,我觉得他是知道的。他不开心的点在于,别人都不玩,就你玩;空姐不让玩,你还玩。这让我想起来柏林墙的故事。二百多人在翻越柏林墙的时候被射杀,而他们想的只是逃离东德。作为边境警察,按照东德法律,这二百多人可以被依法射杀。但是大家都知道,枪口可以抬高一寸的道理。如果一条法律已经不能适用,那么作为执法者就不应该继续去执行这条法律。国内航司没有及时更新更正规定的原因有很多,这里不作深究。这样一条不合理的规定,作为特定情景里警察角色的空乘尚且没有出动,为什么我这位朋友要去插手? 就是因为她做了跟大家不同的选择,就是因为她没有照做?

这样一件小事实实在在反映了一种国民的心态,而这种心态我觉得有问题。这也让我想起高中时外教Andrew说过的一个观点,关于倾听和交流。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的是对他人的预设判断,对不同意见的不屑蔑视,甚至仅仅是因为观点不同而引起的愤怒,那么这个人是无法与其他人交流的。如果我们对权威只有服从,甚至无条件维护权威,那么我们就丧失了独立客观。这个事情在坐飞机的事情上有所体现,在香港台湾的事情上也有体现。香港人为什么会抗争,台湾人为什么想独立,如果仅仅是国外势力,未免太过简单了。 最近看了不少朋友圈,发点感触。

6 thoughts on “朋友圈小事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